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
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穿越重生

影帝的诞生(美娱) 下(194)

作者:摇曳菡萏 时间:2020-03-17 09:18:05 标签:重生 强强 娱乐圈 现代架空

  “同性爱情并不是电影的主线,但米尔克与斯科特之间的爱情尤其动人,斯皮尔伯格娴熟克制的叙事方式,反而升华了这段同性之爱。”
  “《米尔克》不是一部燃情励志的人物传记片,却能点燃观众对社会偏见的愤怒。这种偏见一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,因此团体的反抗才更加震撼人心。”
  “从奥斯卡到柏林,威廉·布兰德利再一次展现了顶级演员的伟大创造力,他不仅演活了一个同性恋,更演活了一个政客,从初入政坛手足无措,到与市长做利益交换的老狐狸,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宛如真实,在同类型电影里也极其少见。”
  “电影结尾是典型的斯皮尔伯格式,悲剧中仍然有着荣耀、励志、乐观的基调。为米尔克致哀的几万民众,用哀伤的烛火汇聚成了一条光之河,静静照亮黑暗的长夜,仿佛希望随时间流淌,到现在,到未来。”
  “威廉·布兰德利用无懈可击的表演,完美刻画了一个英雄般的政治家,故去多年的米尔克借着这部电影再次向世人传递着自由、爱与希望。”
  以上评论只是《米尔克》在柏林电影节上映后,全世界知名媒体与影评人报道内容的一部分,首波影评的好评度与广受关注度,不仅在本届电影节上首屈一指,甚至遍数历届柏林电影节上的热门参展电影,比得上的也寥寥无几。
  就连柏林电影节场刊《SCREEN》,不仅让《米尔克》登上了第二日的封面,还打出了3.6的高分——虽然不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分,但在本届电影节,应该不会出现比《米尔克》更高的评分了,因为《SCREEN》采用的是当日首映电影的媒体综合评分制度,分为五个等级,满分4分,3分以上已经是高分电影,有时候一届电影节都无法出现3.5以上分数的高分电影。
  影评人威廉·费伯的那句“伟大的电影节上诞生了一部伟大的电影。”还算矜持了,还有略夸张些的媒体,用了四个伟大来形容《米尔克》:“伟大的电影节、伟大的影片、伟大的导演、伟大的演员。”
  在各路专业与非专业的媒体和影评人中,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迪特·考斯里克的评价似乎是最具预言性质的,他说:“《米尔克》会从柏林电影节开始,引爆全世界。”
  未来会不会引爆世界不知道,毕竟电影距离真正全球上映还需要一阵时间,但是在柏林,在德国,乃至欧洲,《米尔克》都是近期最著名的电影,没有之一。
  也幸好柏林电影节主席这个职位只是电影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,并不负责奖项的评审工作——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每年一换的,今年的主席是罗兰·艾默里奇——不然肯定会有人议论说奖项已经内定了。
  不过,在很多关于奖项归属的预测中,的确有很多媒体和影评人看好《米尔克》,一方面是今年电影节的优秀作品不多,中国电影《孔雀》、美国电影《吮拇指的人》、德国电影《索菲·斯库勒》和南非歌舞片《卡雅利沙的卡门》是较为出色的几部,但跟《米尔克》的征服级表现还是不能相比。
 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柏林电影节历来偏爱政治题材,这众所周知,而《米尔克》恰巧就是。
  欧洲三大电影节,最初其实都是政治的产物,创办最早的威尼斯电影节,是墨索里尼用来宣传法西斯的工具,其后的戛纳电影节是英法等协约国为了与威尼斯对抗而创立的,柏林电影节更是冷战的产物,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向东德与苏联展现什么是“自由的世界”,前几届电影节举办的时候,还会特意将电影海报朝东面摆放宣传。
  在威尼斯与戛纳先后走向艺术与商业后,柏林电影节仍然保持着自己的“政治性”,这指的并不是电影节被政治操纵或干预,而是柏林最关注能够折射当下政治状况的电影,无论这电影的立场是偏东方的还是偏西方的,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。
  举个例子,1970年一部根据越战纪录片改编的电影《O.K.》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,这部电影影射了越战期间美国士兵轮奸越南少女的真实事件。时任评委会主席的是美国导演乔治·斯蒂文斯,斯蒂文斯要求《O.K.》退出竞赛单元,其他评委不同意,两派人马争吵起来,连西德总理都无法调解,最后评委全体辞职,那一届柏林电影节没能颁出任何奖项。
  柏林电影节的论坛单元就是在《O.K.》电影事件后一年诞生的,专门用来展映前卫和新潮的各国电影,包括苏联和朝鲜电影,比如后来当选了世界十大禁片之一的《感官世界》就在这个单元展映过。
  冷战、越战、海湾战争、女性、儿童、LGBT、全球化、反恐……柏林电影节的政治焦点总是跟随着时局变动,并且柏林也有意识的与西方主流的美国文化拉开距离,比如说八十年代发现艾滋病后,美国的平权运动得到遏制,反同声音又占据上风,然后在一九八七年,柏林电影节设立了泰迪熊奖,专门颁发给LGBT题材电影。换个说法就是,“华盛顿反对什么,我们就支持什么。”
  因此,《米尔克》的确非常符合柏林的口味,而《米尔克》越是在美国受到针对,柏林越是会欢迎他们。
  二月下旬,全世界最冷的电影节——零下二摄氏度,加上凛冽刺骨的寒风,名副其实的最冷——柏林电影节闭幕式如期举行,早在距离颁奖典礼开始还有几个小时的时候,红毯两边已经挤满了瑟瑟发抖的记者团。
  不过,到达现场后,记者们并没有急着去抢占机位,而是聚在一起,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口音英语口音德语进行交流,四处打听着有哪些剧组会参加今晚的颁奖典礼,哪些剧组已经坐上了返程的飞机,他们都在担心今晚没有足够分量的明星出席,明天的报道没有卖点。
  不止柏林电影节,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,规模及星光都是无法跟首映礼相比的,这是因为到闭幕式的时候,那些只是参加展映单元而不参加竞赛的剧组已经回去了,各国片商也都满载而归了,还有一些已经知道获奖无望的剧组也都早早离开了。
  是的,柏林、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都有的,但不会公开的一个操作是,闭幕式当天的早些时候,组委会会通知一些剧组,请他们准备参加晚上的颁奖典礼,不要提前离开柏林。
  能接到通知的剧组都是受到过部分评委肯定,极有可能拿奖的,为了避免奖项颁发了但无人领奖的尴尬场景。
  但也不是绝对,因为全部的获奖名单要在闭幕式开始前几个小时,才能由全部评委通过讨论投票得出,如果哪个奖项上评委们意见不一,投票出现五比四的情况,大热入围变大热倒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
  但接到通知,一般都意味着这个剧组会出席闭幕式,记者们现在最希望的,就是这些剧组里有明星剧组,有话题人物,这样无论最后结果是爆热还是爆冷,他们都有吸引人的报道可写。
  此时人群的焦点是《德国之声》的一名男记者,身为拥有广泛渠道人脉的本地人,他正在接一位组委会朋友打来的电话,而四周正盯着他看的就不下数十双眼睛。
  挂断电话后,这名《德国之声》记者面无表情的拎着自己的设备,先是默不作声的占据了红毯旁最好的一个位置,然后才清清嗓子,提醒着其他同行:“《米尔克》剧组会参加闭幕式,莱昂纳多不来,但斯皮尔伯格和布兰德利都会来。”
  还算平静的红毯四周瞬间犹如炸锅般沸腾起来,刚刚还和平交谈的各国记者们开始为了一个好机位争的不可开交,不仅没有睦邻友好,甚至还口吐芬芳,为柏林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火热的气氛。


第244章 银熊奖与影帝大满贯
  柏林, 波茨坦广场, 距离柏林电影宫不远的一处别墅酒店内, 本届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罗兰·艾默里奇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, 距离闭幕式开始还有三个半小时。
  “大家要不要喝杯咖啡?”他询问着其他八名评委。
  其他八人纷纷点头, 从清晨开始,他们已经在这个房间里呆了快一天,为各个奖项的归属讨论不休,意见有统一有争执也有和解,现在只剩下一个奖项还没有决定下来, 时间却还宽裕, 可以稍微休息放松一下了。
  罗兰·艾默里奇打开酒店套房的门, 对守在外面的安保人员吩咐了几声, 过了一会儿, 外卖咖啡到了, 但仍然是由保镖送上来的——从走进这个套房的那刻起,到所有奖项结果出炉之前,包括艾默里奇在内的九名评委都是不能走出房间的, 当然, 也不能用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与外界交流。别墅套房外包括整个院子都有专门的安保人员看护,三餐直接送进房间,等到各个奖项都有了归属后, 评委们就会在保镖的护送下前往电影宫,在颁奖典礼上直接宣布结果。
  众位评委一边悠闲的交流,一边享用着香醇的咖啡, 状态都很放松。
 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奖流程都差不多,在这九名评委当中,有些人并不是第一次参与三大的评审工作,甚至有的人都不是第一次担任柏林电影节的评委,像现在这样,能在闭幕式前三四个小时就能决定好所有奖项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,大多数时候评委们都要争论到最后一刻,甚至不得不通过投票表决才能做出决定,但谁让今年评委们的喜好如此相似呢?能够提前结束工作的感觉真是好极了。
  罗兰·艾默里奇将空了的咖啡杯放在桌子上,其他评委也都先后结束了自己的下午茶时刻。“诸位,让我们来进行最后一项吧。”艾默里奇看着其他人说:“对于银熊奖的得主,我个人仍然坚持之前的意见。当然,如果你们有更好的人选,也可以提出来,并阐明理由,如果大家最终无法达成一致的话,再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决定。”
  最先表达看法的是苏珊·柯达,这位美国剪辑师几乎是在艾默里奇话音刚落的时候,就立即表示:“我同意艾默里奇先生。”

推荐文章

影帝的诞生(美娱) 上

所有手下败将都爱我[星际]

开个门

钢铁号角

穿越之药师逆袭 下

穿越之药师逆袭 中

穿越之药师逆袭 上

拯救那个反派[快穿]

作者部分作品更多

影帝的诞生(美娱) 下

影帝的诞生(美娱) 上

足球万岁(下)

足球万岁(中)

足球万岁(上)

上一篇:影帝的诞生(美娱) 上

下一篇:儿子他爹总分不清崽子物种[穿书]

[返回首页]

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!